【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环保行业企事业单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环境监测岗位、分析检验岗位、污染控制岗位的核心技能,能够从事环境监测的方案制订、环境样品(水质、大气、固样、噪声、辐射等)的采集、分析化验、监测结果的报告与评价、化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等工作,适应环境监测与控制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
《基础化学》、《化学分析》、《水和废水监测》、《空气与废气监测》、《固体废物和土壤监测》、《生物监测》、《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环境物理性污染监测与控制》、《电工技术》、《环境工程仪表与自动化》、《环境法与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原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评价与咨询》、《实验室质量控制》、《认知实习》、《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
【实践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根据本专业面向岗位及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体需求,构建“课程实践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化学分析技能实训、水质监测技能实训、空气和废气监测技能实训、水污染控制技能实训、大气污染控制技能实训)——综合实践(校内综合实训、实习单位顶岗实践)——技能拓展(生态环保大讲堂、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等)”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技术证书】
毕业生在校期间,将参加国家举办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须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为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学生毕业前还须任选至少一种专业上岗证和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主要有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水处理工程师、废气处理工程师、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师、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证书、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等专业技术证书。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水处理工程师、废气处理工程师、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师、辐射安全管理员等。
【特色培养】
专业导师制:采取“双导师”培养模式,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制定培养方案,指导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训。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学生毕业后在就业过程中和企业实现无缝接轨。
新型教学模式: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另外还有“生态环保实践行”、“生态环保大讲堂”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理论联系实践,提升教学效果。